雙子表面活性劑?2、將得到的酰胺中間體和2,2雙(溴甲基)-1,3-丙二醇在四氫呋喃中混合均勻后,加熱回流反應,經減壓蒸餾得到陽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3、將得到的陽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加入裝有四氫呋喃的反應釜中,那么,雙子表面活性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雙子表面活性劑的結構:1,雙子表面活性劑都具有兩個疏水鏈和親水頭基;
2,鏈接基團可以是短鏈基團;可以是剛性基團,也可以是柔性基團,可以是親水集團,也可以是疏水基團。
3,親水頭基可以是陰離子的(磺酸鹽,硫酸鹽,羧酸鹽)也可以是陽離子的(銨鹽),還可以是非離子的(糖,聚醚)。
4,目前報道的雙子表面活性劑大部分是對稱的結構,不對稱結構的雙子表面活性劑也有報道。
5,還有關于合成多親水頭基和疏水鏈結構的表面活性劑的報道。
雙子表面活性劑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1971年Bunton等人合成了一族新型兩親分子,其分子結構順序為:長的碳氫鏈、離子頭基、聯結基團、第二個離子頭基、第二個碳氫鏈,并且把它作為相轉移催化劑使用,結果發現它比普通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1988年后,日本Oskaa大學的Ok曲鮮絡和他的同事們合成并研究了柔性聯結基的若干雙烷烴鏈表面活性劑。然而真正開展這類新型表面活性劑研究工作則是從1991年開始。該年Emery大學的Menger教授和Lihua等人合成并研究了剛性聯結基團的雙烷烴鏈表面活性劑,并給這種類型表面活性劑起名為
Gemini surfactants Gemini 在天文學上的意思為雙子星座,以此形象地表達這類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特點。我國學者趙國璽也因此將其譯為“雙子表面活性劑”。
配方如下:
1、將兩種有機酸與n,n-二甲氨基類化合物混合均勻后,加入固體超強堿催化劑,加熱至90-130℃,反應得到酰胺中間體。
2、將得到的酰胺中間體和2,2雙(溴甲基)-1,3-丙二醇在四氫呋喃中混合均勻后,加熱回流反應,經減壓蒸餾得到陽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
3、將得到的陽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加入裝有四氫呋喃的反應釜中,攪拌溶解后加入氫化鈉,室溫攪拌,然后將溶解于四氫呋喃中的1,3-丙烷磺內酯滴加到反應釜中,加熱至回流反應,反應結束后,用鹽酸中和多余的氫化鈉,過濾、減壓蒸餾得到兩性雙子表面活性劑。
4、將兩性雙子表面活性劑配成質量濃度為1-5%的水溶液,與質量濃度為10-25%的氯化鉀溶液按10-25:1質量比進行攪拌得到兩性雙子表面活性劑類清潔壓裂液。
該材料是一種基于硅氧烷的雙子型結構表面活性劑。
雙子基硅氧烷化劑具有良好的潤濕流平性和消泡效果,是一種高效產品適合多種涂料和應用。
雙子基硅氧烷化合物應用于水性木器漆、水性工業漆、印刷油墨和建筑涂料,當原封未開包裝存儲于0°C到40°C之間,產品自生產之日起保質期至少為24個月。
從分子結構看,雙子表面活性劑與兩個表面活性劑分子的聚集相似,故有時又稱為二聚表面活性劑或孿鏈表面活性劑。雙子表面活性劑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一、實驗部分
1.實驗藥劑
雙子表面活性劑:二亞甲基—1,2—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一C12-2-12.2Br-,二亞甲基—1,2—雙(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銨)一C14-2-14.2Br-,N,N'—雙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丙烯酸鈉;均由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自行研制。
單鏈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三甲溴化銨—DTAB,十二烷基硫酸鈉,均為分析純。
化學試劑:氯化鈉,分析純。
2.實驗巖心與油水樣
實驗巖心為模擬人造巖心;所用原油為模擬油,由南陽油田下二門原油與煤油按體積比225:85配制而成,其在剪切速率6 s-1時粘度為8.2mpa·s;所用水樣包括南陽油田下二門地層水和模擬地層水,總礦化度均為2000mg/L。
3.表面活性劑溶液配制
用電子天平準確稱取所需種類和數量的表面活性劑,分別用蒸餾水、地層水(或模擬地層水)和5000mg/L鹽水溶解,并轉入1000ml容量瓶定容,得所需濃度的含鹽與不含鹽的表面活性劑溶液,以備表面張力測試與驅油實驗用。
4.實驗儀器
JHR—高溫高壓巖心驅油裝置一套,滴體積法測表面張力裝置一套。
以上就是雙子表面活性劑的全部內容,該材料是一種基于硅氧烷的雙子型結構表面活性劑。雙子基硅氧烷化劑具有良好的潤濕流平性和消泡效果,是一種高效產品適合多種涂料和應用。雙子基硅氧烷化合物應用于水性木器漆、水性工業漆、印刷油墨和建筑涂料。